明末海盗风云 第22章 祝茹穹归附

作者:作家爱潜水的海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5 21:16:02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郑袭问道:“国轩,你的家人如今在何处?”

刘国轩恭敬地回答:“回五公子,他们都在漳州府城。”

郑袭点了点头,道:“过完年,把他们迁去琉球吧!那边安全,物产丰富,生活也会更好。”

刘国轩有些疑惑地问道:“五公子,琉球不是被番鬼占了几十年吗?”

郑袭微微一笑,解释道:“那是两个月前的消息了。现在琉球已经是义勇军的辖地。尼德兰人已经被我们赶到爪哇岛去了。”

刘国轩听完,心中激动不已。他一直以来都不太明白,五公子兵强马壮,打下了兴化府、泉州府,却不派官员管理,也不收赋税,养兵的钱从何而来?原来五公子早已谋划好了退路。

刘国轩深深一揖,由衷地说道:“五公子高才,在下钦佩。”

郑袭摆了摆手,道:“攻下漳州府城,你和郑清记首功一次。现在我任命你为义勇军12营营长。”

“是!”刘国轩敬了个军礼,神情坚定。

郑袭接着说道:“国轩,你们刚加入义勇军,可能对许多规章制度不太熟悉。先学习半个月,了解清楚后再去上任。”说完,他挥了挥手,示意亲兵带刘国轩去训练,熟悉义勇军的章程。

郑凯走进来,行了个军礼,汇报道:“五公子,漳州府城如今有5600名俘虏,该如何处理?”

郑袭毫不犹豫地说道:“按照以前的章程处理。”

郑凯有些犹豫,补充道:“五公子,这些俘虏绝大部分是漳州本地人。”

郑袭摆了摆手,语气坚定:“除了满族和汉军旗,不管他们是哪里人,都按以前的政策执行。”

“是!”郑凯领命退了出去。

这时,亲兵进来禀报:“五公子,漳州知府祝茹穹想见您。”

郑袭听说祝茹穹在漳州口碑不错,并且医术了得,心中已有打算。他准备送祝茹穹去琉球,做一名技术官员。

过了一会儿,亲兵带着祝茹穹走了进来。祝茹穹恭敬地行礼道:“罪人祝茹穹见过五公子。”

郑袭点了点头,问道:“祝茹穹,你有什么事要说?”

祝茹穹从怀里掏出官印和两本厚厚的账本,恭敬地呈上:“漳州的田亩、户籍都在此。”

亲卫接过账本和官印,递给郑袭。郑袭随手将官印放在一旁,拿起账本仔细翻阅。漳州所辖漳浦、龙岩、南靖、平和、诏安、海澄、长泰、漳平、宁洋十县,共有84653户,人口520086人。其中漳州府城有7264户,人口65482人。

郑袭又拿起另一本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漳州府库存的稻谷30万石、白银52万两、黄金2万两,以及其他物资若干。每一笔账目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郑袭合上账本,满意地说道:“祝先生,账目做得很好,你是个不错的管理人才。你可愿意为我效力?”

祝茹穹犹豫了一下,问道:“五公子兵强马壮,攻城掠地,打下了泉州府、兴化府、漳州府,却又不进行管理,也不征税。在下想知道,五公子养活如此多的人马,钱粮从何而来?”

郑袭笑了笑,反问道:“如果经营福建,先生认为该如何防守?”

祝茹穹摇了摇头,道:“福建周围看似山高林密,易守难攻,但其实就像个筛子,四处漏风。而平原狭长,如果防守,必定疲于奔命。若在福建立足,义勇军迟早会被拖死。除非跳出樊笼,另辟蹊径。”

郑袭赞许地点了点头,道:“高见,祝先生!英雄所见略同。”

祝茹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试探性地问道:“莫非五公子已经找到了立足之所?”他心中想到了一个地方——琉球,那个被番鬼占了几十年的地方。

郑袭微微一笑,道:“正是先生所想之地。祝先生,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祝茹穹心中一震,回想起当年郑芝龙与番鬼打了那么多年都没能取胜,而五公子却在短短几个月内打下了琉球岛。再想到义勇军与清兵的战斗,几乎是一边倒的胜利。他不再犹豫,拜倒在地,虔诚地说道:“在下愿意为主公效力。”说完,他恭敬地拜了三拜。

郑袭上前将他搀扶起来,温和地说道:“许多事情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先生过完年,等去琉球后便知晓了。对了,先生的家人是在老家,还是在漳州?”

祝茹穹感激地说道:“谢谢五公子关心,我家人都在此处。”

郑袭点了点头,道:“那好,明日我们一起去厦门岛。”

第二日一早,郑袭、刘国轩、祝茹穹等人出发,己时(上午11点)便已回到厦门港。看到港口停泊的两条高大的西洋船,刘国轩忍不住问道:“五公子,这就是打琉球时缴获的西洋船吗?”

郑袭点了点头,道:“正是。你们在厦门岛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

上了岛,刘国轩迫不及待地去参观“义勇军一号”和“义勇军二号”。

祝茹穹则在岛上四处走动,观察岛上的建设情况。他看到岛上正在大搞基础建设,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精神饱满,脸色红润。显然,这里的生活过得不错。靠海的地方正在建设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碉楼,他好奇地问旁人,得知这种建筑叫做“棱堡”。

回到家中,四个丫头围上来嘘寒问暖。郑袭陪曾氏吃过午饭,洗了个热水澡,躺在床上,感到浑身轻松。他笑着对馨宁说道:“馨宁姐姐,帮我来捶捶背吧。”自从上次洗澡的事情后,馨宁每次见到他都会脸红,显得格外可爱。

馨宁红着脸,轻轻走到床边,一双小手在郑袭背上轻轻敲击。等背上都敲了一遍,郑袭转过身,靠在床头,牵过馨宁的手,将她搂在怀里。他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柔声问道:“馨宁姐,跟着我后悔过吗?”

馨宁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公子乃英雄豪杰,小小年纪已经做下惊天动地的大事。馨宁有幸侍奉左右,高兴还来不及,怎会后悔。”

郑袭调笑道:“那馨宁姐看到我躲什么?”

馨宁把头埋在郑袭怀里,像只鸵鸟一样,一声不吭。

第二天,60条福船和“义勇军一号”、“义勇军二号”组成的船队,载着义勇军家属前往琉球过年。郑袭亲自到码头送行。他叮嘱道:“‘义勇军一号’、‘义勇军二号’要多培养水手,将来还有更多的西洋船服役。”

刘国轩走上前,问道:“五公子,我能跟这一趟船去琉球吗?”

郑袭笑着问道:“马上过年了,你不陪母亲、妻儿过年啦?”

刘国轩摸了摸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想早点熟悉西洋船,熟悉海战方式。”

郑袭点了点头,道:“那这一趟,你带着家人一起过去吧!在那边过年也一样。”

刘国轩敬了个军礼,转身回去准备。

……

今日是小年,厦门岛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岛上的生活物资敞开供应,义勇军的家属们手头宽裕,生活无忧。普通士兵一个月的军饷5两白银,可以购买800斤大米,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上半年。

岛上海产丰富,鱼肉供应充足,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食用油方面,郑袭专门组织了一支捕鲸船队。捕到一条鲸鱼,鱼油足够厦门岛人吃上一个月。义勇军家属们从未有过如此幸福自由的时光,岛上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