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立了新的策略后,祁同伟再次踏上了精心策划的征程。
常言道:
道为术之基,术为道之末梢。
以道驾驭术,以术辅助道,二者相依相存,携手并进,方能达至最佳境界。
击溃对手诚然关键,但这仅是“术”的层面。
唯有持续提升自身实力,才是通往真正“道”的坦途……
当然,身为京城都市市委书记的祁同伟,局限于一隅之地,显然无法独力支撑如此宏图大略,必须赢得国家级别的认可与支持。
于是,他凭借对未来趋势的洞见,融合当下实情,精心撰写了一份策论书。
其核心精髓凝练于十字:开源节流,科技兴国,军事强基。
开源的钥匙在于税收的多元化与优化。
这并非单纯增加税率,而是优化税收结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普通民众减负,同时加大对高资产、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力度,既拓宽财源,又缩小贫富差异……
废除印花税,引入资本利得税,资本市场亏损者免征,盈利者则需按比例增缴……
推行房产税与扩大土地增值税覆盖范围,对未超标住房实施免税或退税,重点针对豪华住宅与多套房产持有者,遏制炒房、囤房现象……
设立出境税,上调特定商品进口关税。
前者有效防止国内资本外流,后者则作为反制海外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同时保护本土产业……
调整消费税结构,降低生活必需品税率,提高茅台等一次性消费及奢侈品的税收……
规范慈善免税,确保慈善资金专款专用,防止慈善成为避税的幌子……
对游戏产业与娱乐界适度增税。
这两个领域虽贡献显著,但也问题丛生,前者利润丰厚,后者更是避税与财务不透明的重灾区,适度增加税收,合乎情理……
等等诸如此类……
至于节流,则聚焦于杜绝浪费,严惩贪腐。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必须构建一套严密有效的监管机制。
比如,实行领导责任制。
关乎民生的项目,如桥梁、道路等,其使用寿命、维修资金使用均需明确记录,严禁无休止的重复建设。
非民生项目,立项前需广泛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减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建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
官员及其直系亲属的合法财产需申报登记,未申报或隐瞒财产者,一律视为贪污腐败行为处理……
如此一来,国库将汇聚难以估量的资金洪流,为高科技产业与军事现代化的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军事领域,祁同伟涉足不深,仅能提供宏观指导。
而在高科技产业,他已胸有成竹。
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
“一技之长胜过百般皆通”,顶尖人才的价值远超千名普通工程师。
当前多数高等教育机构趋向综合化,虽能全面提升青年素养,却难以孕育顶尖科技人才。
国家应主导整合教育资源,将部分高校转型为专业学院,注入行业顶尖的教育资源与技术,充分挖掘优秀学生的潜能。
甚至,考虑对高考体系进行大胆改革,取消部分必考科目,避免因偏科而将天才拒于顶尖学府门外……
其次,集中优势资源,办大事。
高层决策引导下,整合同类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例如,东湖与南海滨适宜发展互联网与电商,便集中资源于此,其他地区则适度控制,满足本地需求即可。
避免各地盲目跟风,造成资源浪费与项目空置……
同时,在航天航空、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依据实际情况,选定若干城市,建立大型产业园区,发挥集群效应。
当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官方不宜过度干预,对于坚持独立发展的民企,政府不予政策与资金扶持,以免半途而废,留下烂摊子……
此外,祁同伟还构想在京州至吕州,京海间打造一条高科技产业走廊,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企业投资设厂。
若有可能,将国内半导体芯片产业集中于此。
使之成为电子工业与计算机技术的领地,以及国际级高新技术创新中心,比肩“硅谷”……
祁同伟深知,
实现这些构想,每一步都不易,将遭遇难以预料的阻力。
改革,必然触动利益,遭遇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但“事在人为”,无论挑战多大,都需坚定前行。
只有尝试,才能知晓可行与否。
即便只推进其中一二,亦是巨大进步,影响深远……
完成策论后,祁同伟前往首都。
抵达后,他欲拨打部长秘书的电话,求见部长。
但转念一想,改拨给了刘建国。
尽管部长曾允诺直接交流,但位高权重,怎会轻易相见。
通过刘建国安排,更为稳妥。
况且,身在首都,不先拜访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与上次会面相比,刘建国的白发更添几许,但依旧温文尔雅。
他笑道:
“同伟,此番来京,除了探望我,怕是有更重要的事吧?”
祁同伟也笑答:“您眼光如炬,我的心思哪能瞒得过您。”
“说吧,想让我引荐谁?是老领导,还是部长?”
“我想拜见部长。”
祁同伟话音一顿,终是递上了策论书。
“您应了解,华为科技遭美极端打压,此事引发我诸多思考,希望向部长进言。
但恐有疏漏,您能否帮我审阅一番?”
“好,我先帮你把把关。”
刘建国接过策论,细细阅读,眉头逐渐紧锁,神色愈显凝重。
“同伟,你胆子不小,知道这些建议的分量吗?”
“我明白,定会遭遇重重阻碍,得罪不少人。”祁同伟回应。
“既然明白,为何还要呈上?
我承认,你是难得的人才,但才华有时是双刃剑,必要时要学会收敛。
解缙的结局你应该清楚,难道你也想重蹈覆辙?”
提及“解缙”,祁同伟心中一凛,忙问:“会有这么严重?”
“如今非封建时代,不至于那么惨烈,但你的前程呢?
同伟,你还年轻,正是积累业绩与经验之时,切勿急于表现,低调行事才是正道。”
祁同伟在惊惧之余,心中涌动感激。
刘建国对他确是关怀备至,幸好先找了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感谢您的教诲,我知错了,回去就销毁这份材料,不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