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魏忠贤的逼迫,安希范怒目而视。
虽然为了保存东林一派,他要努力留存在朝堂上,要和魏忠贤这阉狗虚与委蛇。
但并不代表,他就要向魏忠贤无条件的妥协。
安希范努力压制着,对魏忠贤的恨意,冷冷的开口。
“五天?”
“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能干什么?他们会干什么?”
“恐怕连朝廷政务,都未必能梳理清楚。”
说着,满是不屑的扫了一眼,那些跃跃欲试的年轻学子。
这些年轻学子现在踌躇满志的状态,和他们那些科举中第后,步入朝堂时的状态完全没有区别。
即便他们这些在科举中胜出的人,依旧在初入朝堂的时候四处碰壁。
在赤裸裸的现实和无数利益纠葛中,碰得鲜血淋漓,碰得意志消磨。
而后,才在前辈的指点下学会了站队,学会了巴结上官、交好同僚。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才明白。
这朝堂就是一个巨大的绞肉场,其残酷比战场上丝毫不差,甚至尤有甚之。
毕竟,在战场上死了也就死了,不会牵连父母妻儿。
可在朝堂上若是失败了,是有可能被诛九族的。
想到自己最初进入朝堂时,遇到的各种困难。
安希范脸上的不屑,渐渐转为冷笑。
转头看向魏忠贤:“希望他们别搞砸了政务,回头来朝堂上哭才好。”
面对这赤裸裸的嘲讽,魏忠贤依旧没有露出丝毫的破绽。
只是冷笑着敷衍了一句:“这些就不劳安大人费心了。”
见魏忠贤丝毫不为所动,安希范就知道这阉狗是铁了心的,要把他们这些人扫地出门。
为今之计,恐怕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静观其变。
他就不信,那些繁杂的政务,这些年轻人一上手就可以处理圆滑。
只要这些新上任的学子们出现差错,酿成大祸。
他自然有机会站出来,劝说皇帝让那些被顶替的官员,重新回归朝堂收拾烂摊子。
而且这样一来,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可以避免装病暴露,让那些官员,不用承担欺君的风险。
想到朝堂上出现各种麻烦,皇帝和那阉狗急的焦头烂额。
此时众官员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不惜带病坚持处理政务。
若是再有几人,连夜处理学子搞出来的麻烦,累倒在衙门里。
则更能彰显众官员的重要性和他们对皇帝的忠诚。
越想越觉得可行,此时再看魏忠贤,安希范都觉得他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
“好好好,既然无需我费心,那我倒要看看,你这阉狗到底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朱由校早在被打断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安希范有些厌烦。
此时见他又是挑动学子,又是对魏忠贤出口成脏,更是心中烦闷无比。
出言喝叱道:“好了,这里是朝堂,不是市井集市。”
“若再让朕听过到你们的污言秽语,一律按欺君处理。”
说着起身离开龙椅,厌烦地对众人挥挥手。
“退朝,退朝,朕要回去看书了。”
群臣立刻恭送皇帝离开。
而后安希范等人扫了眼一众学子,恨恨的转身离开,再没有说一句话。
眼看着安希范等人离开,看了一早上大戏的武将们,还有些意犹未尽。
几名将军对着剩下的年轻学子们鼓励了两句,然后便也讨论着今日的乐子离开。
顷刻间,大殿上就只剩下一众学子。
他们被几名武将鼓励,倒是很是兴奋。
可一时却又有些茫然。
正当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众东厂的厂公走进了朝会大殿。
带头那人看了眼茫然的众人,而后尖细的嗓音在大殿中响起。
“诸位大人,我们都是东厂的人,奉魏公之命来帮助诸位快速了解政务。”
“每位大人在这五日之中,都会配备两位东厂之人。”
听到有人陪同,不少学子顿时心中大喜。
而后每人带着两名东厂厂公,迅速回到了自己的衙门,准备大展拳脚。
那些衙门中,还有些底层官员。
这些人也都是官场的老油条,官场里的猫腻他们比谁都清楚。
得知上官被一群年轻学子顶替,他们本打算看热闹来着。
不过如今看到,每个学子身边都跟着两名东厂厂公,顿时收起了各自的小心思。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惧怕东厂。
更是因为,他们看明白了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厂公跟随,分明就是魏忠贤在向众人表达态度。
他们都只是些底层官员,哪里敢得罪皇帝面前的红人,自然乖乖听话。
一接触到政务,这些年轻学子立刻表现出了极为积极的态度。
顶替工部侍郎职务的冯建全,刚在衙门里坐下。
就立刻命下属,将最紧急的文书送来。
下属不敢怠慢,立刻有人送了一份过来:“大人,修缮皇宫采买材料的文书又被户部退回来了。”
“说如今银子紧张,要我们再删减一些预算。”
冯建全翻开文书看了看,琢磨着该如何调整。
还没等他理出头绪,另外一名工部员外也递上了一份文书。
“大人,涿州水患导致大面积水渠受损,我们也得尽快批复修缮。”
“但朝廷那边还没批银子,大人是不是去催一催。”
冯建全点点头,刚要说些什么,又有两名手下递上了文书。
冯建全立刻察觉到事情不对,有些不悦的看向几人。
“本官要的是最紧急的,你们难道是在戏弄本官。”
几人立刻摇头,那名工部员外陪着笑道。
“近几日不少大人告病,这些都是堆积下来的政务。”
“除此之外,还有永定门城楼的加固,西街安泰坊要修缮桥梁……”
一连串堆积的政务,直接让冯建全愣了一下。
不过立刻意识到,这是表现的最好机会,不再废话立刻投入到办公中。
而同样的事情,在其他衙门也在上演。
顶替刑部主事的学子,也让人拿来不少案子,b不过与冯建全不同的是,他独独翻找出了三品大员,顺天府府尹的案子。
而顶替户部侍郎的学子,还没坐下就被不少人堵在屋里。
五城兵马司提督,直接向他伸手要钱。
原因竟是因为,大量学子入京,五城兵马司人力财力严重不足。
提督身后,还有工部的人,礼部的人,国子监的人。
甚至还有刚刚一同参加朝会的学子。
这让刚上任的户部侍郎,顿时眉开眼笑,同样意识到了机遇。
学子们埋头处理政务时,东厂之人已经把这些都送到了魏忠贤那里。
魏忠贤看过之后皱着眉苦思良久,最后还是迈进了李景川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