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天桥之长夜路漫漫 第47章 不识字

作者:黄河三尺鲤07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4-06-17 22:17:25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审视着手中的图纸,互相交流着技术参数,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他们知道,每一个零件的制作都关系到整个枪械的质量,甚至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生命安全。

-----------------

小张的身体在休养了几天之后,基本康复了。他央求老黄让他能够到街上去一趟。

老黄为了他的安全,坚决不同意,并告诉他,如果有什么事,他可以帮忙。

小张吞吞吐吐地说,想要最近几天的《通俗白话日报》看看。老黄笑着说道,这个好办,我去买吧。

老黄站起身,拍了拍小张的肩膀,示意他安心休息。小张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神色,他知道老黄是出于对他的关心才这么做的。

老黄走上台阶,用手把地窨子的门悄悄打开。他回头对小张说:“你就好好休息,别胡思乱想,报纸我很快就买回来。”

来到街上,老黄的目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卖报纸的报童。报童抱着一摞当天的报纸,老黄刚想上前购买,却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识字。

他担心如果直接购买报纸,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

老黄转身走进了赵家米粉铺,这里每天都有买了报纸来吃米粉的客人,他们看完报纸后就留在店里了,赵掌柜就用这些报纸包点熟食、花生米之类的卖给客人。老黄知道,这里一定有他需要的报纸。

“掌柜的,我这几天准备糊墙,你这里有新一些、干净点的报纸吗?”老黄一进门便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有啊,我这里就是不缺报纸。在那边放着呢,你自己拿吧。”赵掌柜笑着指向柜台边上叠在一起的报纸,他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一眼就看出了老黄的来意。

老黄顺着赵掌柜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一堆报纸。他走过去,仔细地翻找起来,希望能找到最近几天的《通俗白话日报》。

报纸堆里夹杂着各种新闻和广告,有的报纸已经有些破损,但老黄并不介意,他需要的是内容,而不是外表。

虽然认不得几个字,但是日历上的日期他还是认得的,他在翻找了一会儿后,老黄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报纸。

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整理好,然后走到柜台前,对赵掌柜说:“掌柜的,这些报纸我都要了,我全部拿走了。”

赵掌柜点了点头,老黄道了谢,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他走出米粉铺,手里紧紧握着那些报纸,仿佛握着一份珍贵的宝藏。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给他带来了一丝温暖。老黄加快了脚步,他想尽快将这些报纸带回给小张,让他也能感受到这份温暖。

在小张的住处,老黄把报纸一股脑都塞进小张手里,小张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翻阅了一会儿报纸,然后有些腼腆地对老黄说:“黄哥,今天还得麻烦您一件事。”

“没问题,你说吧。”老黄回答。

“如果您今天方便的话,能否去天桥南边的桥洞下看看,是否有一个芜湖人在寻找表哥的启事。如果有,请记下联系方式和电话号码,然后告诉我。”

“好的,这个没问题,交给我吧。”老黄豪爽地答应了,山东人仗义的性格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虽然他答应了这件事,但老黄并不识字,这让他感到有些为难。他只能等他的儿子三平回来,看看三平能认出多少字。

老黄正为下午的寻人启事之事感到焦虑,十一点多,月明意外回来了。老黄喜出望外地问道:“咦?铁牛,你回来了!今天怎么没去工厂上班呢?”

“工厂的机器出了点故障,需要更换零件,所以我就回来看看商埠是否有合适的配件。”月明边说边拿起洗脸盆准备去接水。

“哦,这样啊。那你去购买零件的时候,能否帮我一个小忙?”老黄问道。

月明一边洗着脸,一边回答:“当然可以,怎么突然这么客气呢?你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你还记得天桥下南边的桥洞吗?那里经常有人张贴寻人启事。帮我留意一下,看是否有一个芜湖人在寻找表哥的启事。”老黄请求道。

“嗯,看那个启事做什么?是谁让你去找的?如果找到了,我需要做些什么?”月明带着疑惑,目光直直地盯着老黄。

老黄感到有些心虚,回答说:“是谁让我看的你先别管。如果找到了,你只需要记下上面的电话号码,回来告诉我就行。”

“好的,小事一桩。我买完零件就去那边看看。不过,我回来后你得告诉我是谁让你看的。”月明答应了。

“你先去看看,回来我们再谈。”老黄挥手示意月明快去忙他的事情。

“放心吧,哥,我很快就回来。”月明答应着。

“先吃饭吧。”老黄说道。

“不了,我才吃过早饭,不饿。”月明知道,他突然回来,家里面不会有自己的饭,如果他留下吃饭,老黄两口子就得饿肚子了。

月明的身影刚刚消失在街角,老黄的媳妇便背着一大摞破旧的面粉袋子回到了家中。

这些袋子是老黄在面粉厂工作的侄子帮忙找来的,为的是给家里添些额外的收入。老黄的媳妇以她那双灵巧的手,开始了她的缝补工作。

她坐在光线充足的窗边,手中拿着针线,细心地检查每一个破损的地方。

老黄的媳妇的手工艺非常精湛,她不仅手法熟练,而且对布料的质地和缝合的方式有着独到的见解。

她一针一线地将那些磨损的面粉袋缝合得结结实实,几乎看不出修补的痕迹。

随着她灵巧的手指在布料间穿梭,一个个原本破旧的袋子逐渐焕然一新。修补完成后,这些袋子会被送回面粉厂。

在那里,质量良好、破损度不高的袋子将被重新投入使用,而那些即使经过精心缝补也无法再次使用的,或者破损程度较高的袋子,则会被送往乡下的面粉加工作坊,或者造纸厂,用于制作棉浆等其他用途。

老黄静静地注视着坐在窗前织补的媳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岁月如梭,自从媳妇嫁入黄家,转眼已经快二十年的光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老黄感到一丝愧疚,因为他没能为媳妇添置几件体面的新衣,反而让她跟着自己在这座动荡的城市里担惊受怕,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