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充和班固的热情引荐下,张道陵终于有机会拜见太学的祭酒。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目光如炬,一番深入的交谈与考核之后,对张道陵的学识和悟性表示了极高的赞赏。在他的大力推荐下,张道陵正式成为了太学的一员。
这日,阳光明媚,张道陵带着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这座代表汉朝最高教育水平的学府。太学的氛围庄重而古朴,学子们或三五成群地热烈讨论着深奥的学术问题,或独自坐在角落的书桌前默默研读。尽管初来乍到,张道陵却并未感到太多陌生与隔阂,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学问的无限向往。
然而,平静的学习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太学中总有一些自视甚高的学子,他们自恃家世显赫或自认为才学出众,对于新来的张道陵颇不以为然。
“哼,这不是新来的张道陵吗?听闻你是个乡下来的道士,怎么也敢来太学这种地方附庸风雅?”一个身着华贵衣袍的学子,满脸不屑地讥讽道。
张道陵眉头微皱,却并未因此动怒,只是淡淡地回应:“学问无贵贱之分,我来此只为求学问道。”
那人嗤笑一声,转身对周围的同伴说:“你们听听,这乡巴佬还真嘴硬呢。”
周围的学子们哄笑起来,只有王充和班固出言帮助张道陵,反而惹来一番嘲笑。张道陵没有理会同学们的嘲笑,朝王充和班固拱手一礼,感谢了刚才的仗义执言,径自走向了自己的座位。他深知,在这种地方,只有展现真才实学,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然而,那些自命不凡的学子们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们时常在课堂上故意找茬,试图让张道陵出丑。但每次张道陵都能从容不迫地应对,他的学识和见识让那些想找茬的人渐渐感到惊讶。
其中一个平日里最为嚣张的学子,名叫王弘,他私下里纠集了一帮人,打算给张道陵一个难堪。他们精心策划,在课后的研讨会上向张道陵发难,提出一些极为刁钻的问题来考他。
课后的研讨会如期举行,王弘等人满脸戏谑地看着张道陵,仿佛已经迫不及待要看他的笑话。然而,张道陵却镇定地站在那里,双眸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仿佛早已洞悉了一切。
王弘首先发问:“张道陵,你既然修道,那应该对炼丹之术有所了解吧?能否为我们详解一二?”张道陵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开始讲解炼丹的奥妙。从材料的选取到火候的掌握,再到炼丹过程中的种种细节与心得体会,他都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不仅让王弘等人目瞪口呆、无言以对,也赢得了在场其他学子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尽管初次受挫,但王弘并不死心,他又接连问了几个问题,试图难倒张道陵。然而无论是经史子集方面的深奥问题,还是天文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张道陵都能对答如流、毫不费力。他的学识之渊博、见解之独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刮目相看、敬佩不已。
然而,连续受挫的王弘却越发感到脸上无光、心中愤懑。他暗自盘算着一定要找个机会给张道陵一个深刻的教训。一日课后,他纠集了几个帮手埋伏在张道陵回宿舍的必经之路上准备给他点颜色看看。
张道陵对此早有预感但他并未声张也未采取任何行动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当晚月黑风高正是行动的好时机。王弘等人埋伏在暗处只等张道陵出现便一拥而上给他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张道陵仿佛早有准备一般。当他独自一人走过来时步伐坚定、神色如常。王弘使了个眼色几人便一拥而上试图一举拿下张道陵。但出乎意料的是张道陵身形灵活躲过了几人的围攻反而顺势抓住了王弘的一条腿,陈文可不是原来的张道陵,没有那样的心境,近期修炼受阻已经够心烦的了,还有这样的苍蝇来招惹自己,手上稍一用力只听“咔嚓”一声王弘的腿骨应声而断。其他几人见状大惊失色纷纷后退不敢再上前一步。张道陵却并未追击只是冷冷地说:“我来太学只为求学问道不想惹事生非。但若有人故意为难我也不介意给他点教训。”
说完他准备扶起瘫坐在地上的王弘,却见王弘像是见到鬼一样连连后退,张道陵也不再管就转身离去。自那以后太学中的学子们对张道陵更加敬畏而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也纷纷改变了态度对他刮目相看。
借此机会张道陵选择了深居简出他整日泡在藏书楼中孜孜不倦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经史典籍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他也时常向太学中的名师请教问题与他们探讨学术上的疑惑和心得。太学中的老师不但精通儒学,汉朝崇尚黄老之学,大部分大儒都是对道学多有研究,对张道陵也是多有启发。
在这段时间里,张道陵的进步神速。他的学识不仅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更在同学们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他不再是一个从乡下来的道士,而是成为了太学中备受尊敬的学子。还受到了太学大祭酒的赏识和接见,考察了下张道陵的学问和治世之道。
这天张道陵还在太学的藏书看书,这时这边只听见外面王充和班固远远跑来就开始呼喊张道陵,被藏书楼的祭酒斥责一番才低下声来,将张道陵拉到一边然后说:“张兄,这边大祭酒寻你,有件大好事。”张道陵这边一头雾水,把这边就只好随着王充和班固去寻找大祭酒,一路上问王充和班固具体什么事两人都是笑而不语,反正想着见到大祭酒就知道了也有在意,便继续跟着王充和班固,向着大祭酒的书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