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忆乡愁 第87章 81年味就是传统的乡俗_仪式感

作者:沙枣树林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4-10 22:11:38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81,年味就是传统的乡俗_仪式感

在乡村,人们很重视节节令令的风俗习惯。那些风俗习惯是一辈又一辈传承下来的,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比如说:过年要贴春联,放鞭炮,还要坐夜守岁,要给老人磕头拜年;过元宵节要放花炮,挑灯笼,耍社火;过端午节要包粽子,戴香包,插艾叶,缠紧紧绳等等。

我小的时候,每逢过节,大人们都对我们小孩提醒,举头三尺有神,不要忘记风俗习惯,不要忘了老祖宗的规矩,不忘破了讲究坏了规矩……在这些风俗习惯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过年了,年的礼节,迷信色彩浓重,很神秘,我习惯了这样的过年,这样的春节有仪式感。过年也成了我思乡的一个情节。

现代社会,年味越来越淡,人们对过年越来越觉得没意思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人说:过去生产力不发达,物质条件匮乏,过年能吃上好吃的,所以人们盼着过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天大鱼大肉和过年一个样,还过什么年呀?这说的也有道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因为现在过年少了过去的仪式感,除了看春节联欢晚会,再也没有什么可盼的,可想的,可求的,可做的,可怕的……

过去春节的习俗和讲究,也并非全是封建迷信,它来源于人们对天与地的崇拜和敬畏,对大自然的爱护,对祖先的缅怀,对家人的亲情和团聚,对小孩的关爱和成长,对多邻和亲朋好友的友善和关心……而所有的这一切是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完成的。如腊八喝粥;二十三,打发灶爷上天,敬天和神明;二十四,扫房子,爱护环境,打扫卫生,讲究个人清洁,穿戴整齐;二十五,花花儿贴,美化环境,打造一个舒适舒适温馨的家;二十六,蒸馒头,改善生活,提高物质水平;二十七,胡个列,到市场赶集,促进农产品贸易,完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二十八胡个走;二十九,捏饺子,一家子团团圆圆,寓意着和和美美;三十,端着饺子把头磕,一年到头不要忘了祖先,培养尊老的传统美德;初一吃饺子,享受美食,放鞭炮庆祝,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初二,走亲串友,邻里和睦,亲戚友善;正月十五闹元宵,老百姓自演自唱自跳,群体快乐。

这些仪式感还有教化人的作用。比如打发灶爷上天,敬天和神明,老灶爷要上天汇报工作,村里人怕自己做的那些事情不好,老灶爷对玉帝说了后,玉帝降点灾难,惩罚一下那些恶的人。这就是教育人们,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这些讲究和仪式感培养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按照过年的习俗,三十晚上各家各户的大人都要领着孩子,端上“凉盘子”去父母家里或是家族中最年长的老人那里坐夜守岁,叙旧迎新。记得父亲领着我们兄弟几个去爷爷奶奶屋里坐夜时,坐在炕最上方的爷爷奶奶每年都会端起小酒盅,发表一段幸福感言:“娃们,辛苦了!今年收成好,家里有了积蓄,娃娃们上学也都好,长得乖,来,咱一家子热热火火地喝上一盅酒,祝来年我们日子会更好。”这就是尊长敬老。次日早上,无论贫富,家家户户都给小孩子穿新衣服,给一毛两毛的压岁钱,用头天晚上供了祖宗的猪头和鸡肉,给小孩吃好的,这就是爱幼,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这些讲究和仪式感培养了家庭内聚力亲和力。

一年到头,难得一家人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地在一起吃饭,热热闹闹,和和睦睦,喜喜庆庆。全家人都高兴。感受到了弥漫在吃吃喝喝与热热闹闹之中那一份浓浓的亲情。

如果说三十晚上的习俗能让我体验到浓浓亲情的话,那么,大年初一放鞭炮,给村里年长老人磕头拜年的习俗,让我体验到的则是欢度新春的喜庆和对尊老爱幼优良传统的传承……

大年初一,新年里第一次打开大门,一般是家里主事的男人来开,也有让家里最寄希望的人来开的,象征着开门大吉。

大年初一早上,将炉灰拨开,一炉红通通的碳火呈现出来了,预示着新的一年必定是一个红火兴旺的好年头。

鞭炮响起,二踢脚点燃,“啪啪”的声响震耳欲聋,俗称“开门炮”,预示来年“开门红”,紧接着点燃院子里的火炉,火炉烧得越旺,预示来年日子“红红火火”。母亲把事先蒸好的花花馒头、红蜡烛和几柱香拿出来,在灶王爷,财神爷,土地爷,门神爷等前都供一供。

每年初二的早上,父母起得特别早,起来后不是收拾屋子,而是端出饦饹子,凉拌三丝,准备好烟酒糖果瓜子。等一波又一波磕头拜年的客人进门,他们那久经风霜的脸上即刻堆满了喜悦而又欣慰的笑容,一边招呼着大人们坐在方桌吃果子,一边给娃娃们散发糖果瓜子。当磕头拜年的人一本正经地作揖磕头时,坐在方桌前的他们笑盈盈地赶紧起身回礼,跟随着磕头拜年的队伍去给老人们拜年,我很有收获,那收获不仅仅是一兜兜糖果瓜子,而且是一种思想的启迪与教育。因为我从那些一掬掬糖果瓜子中感觉到了老人对小孩的热情与善意,从那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一鞠躬,一叩头的仪式中,我领悟到了淳朴的乡土风情和对老一辈人的尊敬与厚爱。

正月初二也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利是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

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这一天祝祭祈年。

初三日,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小时候的年味,至今咀嚼起来还是别有一番风味呢,像一杯浓烈的酒,醉人;像一杯香甜的奶茶,可口;更像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沁人心脾……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耕文化民族,依靠土地和风调雨顺来收获农作物。古人说: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这句话反过来理解就是除了父母天和地对人的思情很大,向来就有靠天地吃饭的思维,谢天谢地是顺理成章的。因此,春节这古老的节气仪式,并非单纯只是愚昧无知下产生的封建迷信,也不是穷快活打发无聊,而是老百姓对于天地和父母最原始,最直接,最深沉的朴素感情以及深深的敬畏之情。他们选择在一年中最重大的辞旧迎新的春节来临之时,供奉神灵,叩拜祖宗,尊老爱幼,一方面表达自己过去一年有所收获的感恩之情,另一方面寄托对于新的一年的无限希望,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丰衣足食。扫出一缕尘埃,点上一炷香,贡上几道美食,祈愿天地,说几句恭顺祝福话。正是百姓与天地间最淳朴的对话,与失去的老先人和正在成长的孩子表明最直接的传承关系和责任。通过这些活动形成习俗造成仪式感,让这片土地上贫穷而又无力抗争的人们心中有了希望,有了盼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仪式感在人们的心灵与世界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让我们尊重生活,尊重自然,敬天法祖,尊老爱幼,让我们感到心灵有家,归之有根。

可是现在,脱离了农耕的城市和农村的春节,这些风俗习惯有些依然保留,依然传承,它是对我们祖辈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但更多的都流于形式,或者连仅有的形式也没有了。少了份古意的情怀,现在过春节总觉得与人与自然与人貌合神离,空有其名,没有了意义

又是一个五谷丰登的年程,期盼中载满祝福,愿望中满是平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