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 第28章 家与国谁先富好呢?

作者:胡渣唏嘘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8:52:01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当方仲永把自己的想法捡能说的和王益说了之后,王益感叹道:“生子当如方仲永也!”回头再看自己的儿子,往常觉得还算聪慧的儿子竟显得其蠢无比,面目可憎起来。便把王安石叫到身边,好生训斥了一顿。

王安石感到很无辜,我也没干什么坏事呀?岂不知凡事就怕与“别人家孩子”比较,这种体验只有他为人父之后才能明白了。

王益也并非只是为了训孩子好玩,也是想让王安石趁机长长见识。遂问道:“贤侄可有明确的想法?能否说与老夫听听?”

方仲永想了一下,觉得现在就说要改革军制有些不自量力,就说:“那在下就先说说富国与富家吧!不知王大人觉得国与家孰重?”

王益道:“自然是国重于家了。岂不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方仲永却不是那么的认同:“大人所言甚善!但在下以为,家国并重,才是更好的模式。”

“愿闻其详。”

“國者,从口,从或。或也,人口‘口’、疆域‘一’、和军队‘戈’组成,后来又加了代表边界线的外框。是为國。”

这是《说文解字》的正解,王益点点头示意方仲永继续。

“由此看来,人口、领土和军队就构成了一国的基本要素。领土、军队且先不说,我来说说对于人口问题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在蛮荒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是非常艰难的。我们没有野兽的尖牙利爪,力量与奔跑的速度也比不上野兽。这就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获取食物,抵抗野兽的攻击。后来,食物多了,身强力健者便想要多拿一些,也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争斗的结果,往往人数多的一方占优。即便有所谓的百人敌,也会在普通人的包围之下失败。如蚩尤、刑天败于炎黄,共工败于颛顼。”

王安石可逮着显摆的机会了:“《山海经》嘛,我看过。”

方仲永很是无奈,您看不到我要开长篇吗?再敢胡乱插嘴,打屁屁!

但为了推销自己的正治理念,只好忍了:“世兄博学。是以历代开国帝王、有道明君,皆以人口的多寡来论断国力的强盛与否。虽然有些偏颇,但大体是不错的。

因为人口多了,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士兵,出产更多的粮秣、丝麻,喂养更多牲畜、战马。当然了,也能够积累更多的财富,让帝王将相们活得更滋润些。”

王益笑道:“有些刻薄了,但大致不差。你且说说富家与富国的关系吧,莫要扯得太远了。”

“是。敢问大人,以为战国时候的秦国与齐国之制孰优?”

王益想了一下道:“秦法严苛,二世而亡;齐制松弛,不战而降。”

这随口就来个骈四俪六的本事,方仲永是没有的,赶紧拱了一下手表示佩服,接着说道:“以在下看来,其实不过是藏富于国和藏富于民的区别罢了。”

王益的口头语又出来了:“有点儿意思!管家,把那东京樊楼的眉寿酒开一坛,以助谈兴。”

顷刻,眉寿酒端了上来。倒入大杯,竟是酒香扑鼻,虽略有发黄,但也不是什么低劣的自酿。

方仲永也是有些渴了,端起来一口一杯。

王益笑吟吟地等着看笑话,小样儿,你以为这是自酿的米酒呢?如此烈酒,只能小口酌,哪里能大口闷?

等了半天,见方仲永没事儿人似的,王益惊奇地问道:“贤侄常喝这眉寿酒?口感如何?”

方仲永有些不解:“在下家境贫寒,哪里有机会喝上如此高档的酒水?至于口感,嗯,酒香浓郁,就是有些淡了。”

对于常喝七十度的由酒精和自来水“酿造”的闷倒驴的方仲永来说,这二三十度的眉寿酒确实有些淡了。

王益不禁感慨方仲永的天赋异禀,感叹自己老了,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呃,好像也不敢这么喝。果断回到正题:“贤侄,请继续说你的高论吧。”

吃了别人的嘴软呀!

方仲永继续自己的“小菊花课堂”:“那秦国能扫灭六国,全靠商君耕战之功。至始皇帝毕海内于一,各国的珠玉美人充于宫室,又起阿房宫,尽取天下财货为一人之用。而对于百姓呢,则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是以海内愁困无聊。

仅其修建陵寝就征用民夫罪囚四十万,当时全国能有多少青壮?连六国遗民都算上,总人口也绝不会超过三千万,其中青壮不过三一。只是修个陵墓就动用了全国十分之一的青壮,余者如戍边、作战等不事生产者不可计数。真可谓举倾国之力,供一人之驱策。是以,渔阳狐鸣,秦二世而亡。此所谓藏富于国,而民生艰难也。

再说那齐国。管仲为相,取渔盐之利,桓公始霸。然管仲亡后,齐国上下仅记着‘侈靡’去了,人人以财货多为荣,以财货少为耻,以偷生为荣,以为国死战为耻。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他有多少钱,而根本不考虑道德、修养、功劳。以致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军队时,竟无一人敢战、愿战,那国相后胜力劝齐王建投降。以齐国之富庶,齐王建竟落得个活活饿死的下场,岂不滑天下之大稽?此亦藏富于民之弊端也。”

“那何谓家国并重呢?”

“国富民穷,必有内忧;民富国贫,定有外患。唯有民富,国富,才能国强,继而反哺于民。”方仲永如是说。

“请试言民富。”

“民富有二,一为富物质,二为富精神。

富物质易解。即要让民众有衣穿,有饭吃,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还要吃得饱,穿得暖甚至是吃得好,穿得好。

以农业为例,当农林牧副渔并举,改善耕种之法,培育优良品种,推广新式农具。因地制宜,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扩大牲畜、家禽养殖。再辅以工商之道,可富民矣。

富精神就是个水磨工夫了,也是我等士人较为擅长的。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百姓们吃饱穿暖之后,才能考虑施行教化。毕竟道德文章再好,饿着肚子也是听不下去的。

但百姓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知道饱暖之后应该做什么?有了闲钱应该怎么办,是一个大问题。学齐国那般骄奢淫逸,不是正途。这时候,就需要士人引导百姓们习礼仪、知荣辱,亦可多创作一些百姓喜闻乐见、引人向善的诗词、话本等。此即所谓的富精神。

二者皆富,才算是真正的民富。”

王益拊掌赞道:“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方仲永连道“不敢当”。这都是中学正治内容,确实是“不敢当”别人的赞誉。

王益道:“贤侄在家乡施行的就是‘农林牧副渔’并举之策了?卓有成效呀!”

话题一转又道:“不知贤侄接下来有何打算?是直接去洪州应那路试,还是在临川暂歇?若是在此处暂歇的话,老夫还有处别业,可供贤侄读书之用。”

方仲永道:“多谢大人美意,只是在下出门的时间已是不短,想先回家一趟,免得父母挂念。待安顿好家中些许琐事,直接从金溪出发往洪州应试,恐不能再到临川拜见大人。万望海涵。”

王益洒脱地说:“不妨事,来日方长嘛!仲永啊,你是我那外兄的弟子,老夫与你也颇为投缘。喊老夫一声‘世叔’,是否更显亲近啊?”

方仲永沉吟道:“是,世叔。”

回到客栈,与曾氏兄弟话别,约定于洪州见面事宜,方仲永就开始了归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