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伪君子 第623章 难画的圈

作者:南墙的那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09:35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兵部尚书项忠虽然也被归为“泥塑六尚书”之列,但上了点年纪的人都知道,他年轻时脾气是很冲的。

成化皇帝登基以来,朝廷对外用兵不能说胜多败少,却也不曾吃亏,也有他大半功劳在内。

但皇帝这些年日益惰政沉迷于声色,国事被纸糊三阁老弄得面目全非,他也无力回天,便只能三缄其口,自保为上。

当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国家保留有用之身”,因而便被舆情“误伤”,归为泥塑之列。

实则在另一个时空,此时的项尚书因脾气发作,顶撞了汪直和万安,被两人联手作掉,回家养老去了。

因而他可以算是因为方唐镜的蝴蝶效应而改变了命运的人物。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定数,项尚书一捧起这篇文章,顿时便有一股喜爱的味道扑面而来!

“欲明治国之道,必先明亡国之道”,单单是这两句就让项尚书反复吟诵,咀嚼无穷。

大明积弊,非得大刀阔斧地改革不可,可他知道,自己老了,没了这份能力也没有这份才干,想到这里,他不由想起据说是本届方会元还是秀才时作过的那首《风雷》:

九州生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是极喜这首诗的,脑子里灵光一闪,立即便认定这篇文章是方唐镜所作,也只有能作出《风雷》这首诗的人才能写出如此之文。

现在今上已有振作之意,项忠哪里还有半点犹豫,顺手就画了一个极圆的“圈”。

这个圈画得极为饱满,项忠满意地将试卷交到了户部尚书扬鼎的手里。

户部尚书扬鼎选拔人才的标准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他看人看文,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对户部有利,说白了就是能不能赚钱。

坐在他这个位子,说什么都是虚的,唯有真金白银实在。

什么仁义道德,内王外圣,宏图霸业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说出来不怕让人笑,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居然是汪直那厮近来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万万不能的。

打开卷子,什么“欲明治国之道,必先明亡国之道”,这些话对于他来说,完全无感,甚至有一种晕晕欲睡的感觉,什么见鬼的微言大义,绝对比不上银子的光芒更让人精神一振。

若是可以,他很想向朝廷建言,都甭玩什么虚头巴脑的玩意,每个进士分派一个最穷的边远县城,一年之后,谁为朝廷创造的效益最多,就选谁为状元,便按创造的价值多少定名次多好?

可惜朝廷里都是大言炙炙之辈,一边拼了命地往自己腰里塞银子,一边满口仁义道德。

自己这番真知灼见说出去绝对会被当成是离经叛道,还是算了。

敷衍着往下看着,只想快点看完,然后随便给个“点”或者“直”了事。

“咦……”扬尚书忽然看到一个热词——“做大蛋糕”!

说起来,这个词最早听到还是从江泉知县的奏章中,后来就是南京乡试解元的文章,皇帝还专门让他们这些现在在场的人讨论过一次,主要是开海禁之事。

“蛋糕”是个什么玩意扬尚书没有吃过,但能被皇上屡屡提及,想必是好吃得紧的。

而且“把蛋糕做大”这话也很好理解,这好吃的东西做大了,能吃到的人自然就多了。

说实在的,凡是对于能促进经济之法,扬尚书都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而且这也不是胡吹大气,去年末,松江府上缴的财政,足足比往年多了五成,据说并没有多搜刮百姓一个铜板,相反,平均每个松江府民人均收入多出了一两。

一两看起来虽是小数字,可想想松江府数百万民众的大府啊!这就相当难能可贵了。

松江知府这样的理财奇才,扬尚书简直想奏明皇帝直接拔到自己身边当左右手好了。

可想而知,这“做大蛋糕”实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行之法。

现在考生里有如此人才,必须大力提携!

很好!扬尚书想也不想,一个圈圈画了下去。

试卷传到了刑部尚书林聪手里。

林尚书作为高端专业人士,自然要用审犯人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篇文章的。

但只看了几句就让他背上冷汗都湿透了里衣,这尼嬢也太能作死了吧!

“欲求治国之道,必先明亡国之道!方可言治也。”这一句虽然大胆,却也极具深意,发人深省,端的犀利,此一句可为座右铭矣。

“臣观史常自问,唐玄宗,隋炀帝,亡国之君乎?”这尼玛就有簪越之嫌了吧?这是你能自问的么?

你以为自己是什么人?帝师么?真真狂得可以啊!

自古什么人能称为帝师?周公,管仲,范增,张良,霍光,诸葛亮,刘伯温……对了,还有文皇帝身边的妖僧道衍姚广孝,这些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现在这书生想做帝师?狂到没边了。

“君非甚暗,孤立而扬弊甚多,臣尽营私,结朋党而公忠绝少也。”我顶啊!涮完了皇帝又拿大臣开涮,虽然说的是实情,可咱们似乎并没有这么不堪吧?

你这是怕死得不够快的节奏了吧?

不对,这是在帮皇帝把责任往大臣们头上分摊,尤其是……

想想“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风评,林尚书的冷汗就下来了,这书生好恶毒的心思,这亡国的大锅分明就是要咱们这些人背啊!

看到这里,林尚书已经没有什么心情再往下看了,他想到的是更深的政治意义。

文章合为时而作,这次成化皇帝考题出的蹊跷,有这类慷慨激昂的文章不足为怪,但皇帝的心思真的就是如此么?

以林尚书多年的观察,成化皇帝是个没有恒心毅力的人,多半是喊喊口号,说说而已,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鸡屎头前热”,过了这个热度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要命就在于这里了,现在正是成化皇帝心比天高,一心求治的时候,这类文章很可能就正正挠到了成化皇帝的痒处,得名又得利,很对胃口。

可万一哪天成化皇帝又回到老样子,再想起这篇文章的时候,无疑是会恼羞成怒的,到时候,选中这篇文章的人怕是会通通被迁怒。

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这种不可预测的高危情况。

到底给圈还是给叉,好纠那个结啊!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自己能想到的别人未必就不会想到,不客气的说,这里都是人贩子,把人卖了别人还要帮着数钱说谢谢的那种,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做的。

林尚书跟项尚书交情还是不错的,恰这时项尚书正好如厕,林尚书心中一动,自言自语道:

“人有三急,茶水喝得多了。”

说着话便放下试卷,三步并着两步往茅厕方向尿遁去也。

到了拐角处,林尚书快步追上项尚书,直接问道:

“老项,刚才那张卷子,你是怎么看的?”

项忠头也不回地回道:“今上求治,咱们做臣子的岂有不推一把的道理?”

“老项,别忽悠我,这个理由不够,你难道就不怕天威不测?”

项忠微微一笑道:“天塌下来自然有人顶着,不怕不怕!你知道此子最大的依仗是谁么?”

林尚书心道:果然有猫腻,原来项忠这货早知道试卷的主人是谁了。

林尚书没好气地道:“快说快说,别卖关子,最多输你一顿酒。”

“这可是你说的!我要喝圣上赏你的百花蜜酿!”项尚书愉快地说道:

“此子的最大依仗便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