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村民们居住审美的问题,方唐镜又强调道:
“注意,是统一规划,不是各家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这事必须得有一个统一的安排。
必须把全村的用地都全部统一收归村里管理,这是底线。
谁家若是不服,直接开除咱们村的籍贯,不参与今后村里的任何分红。
用到谁家的地,由村里族老会商量后酌情补偿。”
这些事情要趁着大家还穷的时候订下规矩,不然有些人手里有两个钱之后心思就多了。
“大家注意,这才是一期规划,年底就要务必全部完成。
第二期规划的重点是这样的,把咱们村打造成全乡织造业的龙头。
建造千人以上的大作坊两到三座,把咱们全乡的纺织业都整合起来。
叔伯们想想,光是作坊里的工人就有三千人,衣食住行这些配套的又得涌进来多少人?
你们说,咱们方家村统共就这点地方,用一点少一点,便宜了能卖吗?
以后三期工程还有更大的项目要做,比如说造船厂什么的,我怕地自己用都不够的。
十丈方圆价值千两,你们自己说说,贵吗?”
众人再蠢也明白了,自己的土地上有这么多人流,如此大型的作坊,如此多的生意,岂不是寸土寸金?
地价就是这么升值的,这哪里的地,这简直就是满地的黄金。
贵吗?贵,确实是贵,可贵也有贵的道理。
且就算是贵也未必有卖。
什么叫有价无市,只要地放出来,怕是抢破头也要抢啊!
“春哥儿,这么大的想法,怕是咱们这点钱远远不够吧?”所有的人里,唯有老族长还保持着一丝清明,经过“恳谈会”的洗礼,加之又亲自走了一趟荆襄地区,眼界开阔了许多。
“自然是不够的,但我们有这一万三千的银两投资一期的基础设施也是勉强够用了,剩下的二期三期工程,这就要用到金融杠杆了。”方唐镜侃侃而谈,充满了自信。
求求你,还是说点人话吧。
众人跟方唐镜打交道最大的困难就是这莫名其妙的经济代沟,尤其是体现在各种听都没听过的术语上。
好在方唐镜还是相当理解乡亲们的难处的,开始解释道:
“说白了,就是将未来的收益打包卖出去,让有钱的人拿出钱来投资。”
好吧,“未来的收益”也还是术语,不过好歹大家还是听懂了,就是以后的赚到的好处。
等等,以后的好处就是没到手的好处吧?这都可以卖?
所有人又蒙圈了,真心跟不上现在小年青的想法,脑子里都装着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
在人们固有的观念里,买卖嘛,都是眼见为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
你指着一只母鸡说明天这只鸡会下金蛋,我便宜点卖给你,你今天先把银子给我,别人不啐你一脸才怪。
“怕没人相信?不用怕,咱们不是空手套白狼,是有东西抵押的。”方唐镜笃定地说道。
有这么值钱的东西抵押?咱们怎么不知道,莫不是老祖宗传下来什么稀世珍宝?
所有人都看向了老族长,老族长自己都怀疑人生了,苦着脸对方唐镜说道:
“好贤侄,你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咱们这些人都老了,可跟不上你的脑子转得这么快。”
方唐镜微微一笑道:
“咱们可以抵押的资产还是挺多的,别的不说,即将扩容的十五艘粮船,咱们这条专营的牙行凭证,咱们即将建起来的码头和集散地市场,村里的土地,这些都是值大钱的。
用这些资产抵押,筹集到二期工程所需轻而易举。
等到二期工程建好,再用二期工程抵押。
以二期工程的规模,三期工程所需的资金岂不是易如反掌。
所以,从今往后,你们族老会就要一门心思的将咱们村的资源管理好,决不能容许有人偏离了咱们的计划。”
“春哥你放心,咱们就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把这千秋万世的基业守好。”老族长带头,所有人都郑重地点头。
开什么玩笑,这真真是千秋万世的大基业啊,以后都是要写进族谱的,说不定还会写进县志,府志,咱们这些老东西也算光宗耀祖了一把,在子孙面前可有得吹的了,没白在这世上走一遭。
不过大家虽然知道以后的生活会很美好,但到底美到什么程度,心里还是没底的。
在现在的大明,富裕的程度主要是以手里掌握的土地多少决定的。
方唐镜这个计划完全就是建立在银山银海的前景上,对土地兼并只字不提。
大明之所以灭亡,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到了明末,大量土地集中在少量人手中,造成社会矛盾空前对立,因此李自成才屡剿不绝,最后一呼百应,顺利打进北京城。
所以方唐镜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走这条路的。
所以大伙激动归激动,却是激动得有些不明所以,不知所措。
“春哥,你看将来咱们有钱了,能买多少地?”老族长的话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众人都眼巴巴地看着方唐镜,地多好啊!踏实,每年还有产出。
“适当的买一些地还是必须的,毕竟以后产能扩大了,咱们村的地怕是不够,也得逐渐将产业转移一部份附近的村庄,这才是共同富裕,携手小康的真意嘛。”
“至于买地种田,每家保留三五亩好田自己随便玩玩也就够了,没必要有太多的地。咱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地背朝天已经够久的了,该给我们自己,也给子孙后代换一种更好的活法。”
这……
所有人都陷入到沉思当中。
方唐镜又添上一把火道:
“初步估计吧,第一期规划完成,咱们村所有人都会进入到全面小康的水平。
什么是全面小康呢,就是人人吃得饱,顿顿有鱼有肉。
人人有好衣穿,不穿打补丁的,穿破了就扔,换一套新的。
人人有大房子住,宽敞明亮。
男娃人人有活做,不愁娶不到媳妇进门。
女娃出嫁,村里出一份大嫁妆,不愿意嫁到外村的,可以鼓励招人倒插门。
小娃不分男女,人人有书念。
村里要设医馆,人人看得起病。
鳏寡孤独,皆有村里供养送终。”
方唐镜每说一条,村民们都是一惊一乍起来,太奢侈了。
可不敢顿顿吃肉,要省着点,每月来那么两三次猪头肉打打牙祭就挺美。
可不敢穿一套扔一套,这得多造孽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可不敢住得太宽敞了,舒服得过头了,万一哪一天受穷了谁还愿意回到过去。
男娃有书读,有活计做,能娶上一房好生养的媳妇,这个可以有,很美。
女娃娶夫倒插门这是个什么鬼?对了,春哥让女娃们识字读书还会算数,都是了不得有本事的女娃啊,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也可以有,也很美。
人人看得起病,这条更美。
鳏寡孤独什么的,以后村里是不会有了,现在这些村里供养送终就养老送终吧,也没啥。
这样的生活如果放在以前,怕是做过的最荒唐大胆的梦里,也是想都不敢想的吧?
美得狠呢!
太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