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衣冠 第472章 鸿雁传悲书

作者:大楚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5:56:00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哇!”

李娅将桓玄从里间抱出来,小家伙睁开眼睛,瞪着周围的人,然后目光落在汉王儿子的脸上,忽然揪起小嘴笑了。

汉王之子也忘了身处危险之中,上前逗起桓玄。

桓玄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童稚的声音像划破夜空的日晖,让身怀种种心思的大人们心中亮堂了。

在两位姑表兄弟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一样的亲情,一样的人性。

郗超见此阵势,担心桓温心慈手软,影响今后的大事,还想张口劝阻,不料桓温却先开口了。

“展坚,壮士也!让桓某想起了春秋时的渐离、豫让,身贱位卑,为报主人恩德,犹漆身吞炭,不忘忠节,传为千古美谈,令后人景仰。今桓某不才,也愿效仿古人,成此美名。”

桓温也想起了自己当年的遭遇,似乎在展坚身上找到了从前的影子。

“展坚,桓某成全你,带着你的小主人走吧!”

“属下叩谢大人恩德,若违背誓言,天诛地灭!”

展坚毅然决然,领着小主人出了大门,消失在暗夜之中。

杀戮消弭于无形,屋中之人无不释然放松,长长的出了口气,唯有郗超骨碌着眼珠,愁眉紧锁。

展坚走后不久,众人准备退下,桓温突然想起了什么,立于堂内,吩咐道:“两个时辰之内,任何人不准离开州衙。”

他是担心郗超等人故伎重演,先斩后奏,再来一个斩草除根。

梨花带雨的李蓉拜倒在桓温面前,千恩万谢,泣不成声。

为了李蓉,为了玄儿,为了展坚的义薄云天,桓温没有失言,大胆的放走了他们。

他相信,李蓉会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今后一心一意陪伴自己,把玄儿带好。

王兄的心腹带着王兄的儿子离开了荆州,隐姓埋名,老死不相往来,意味着李蓉抛弃了所有的一切,孤苦而柔弱,今后则会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桓温心都碎了,扶起李蓉,为她擦了擦泪水,言道:“夫人撕碎了毡纸包,也挽救了自己。”

然后,他对着在场的所有兄弟和麾下掷地有声的吼道:“诸位,我桓温的夫人名唤王芙。从此以后,这世间再无李蓉!”

中秋刚过,荆州接到朝廷邸报,殷浩伐燕首战告捷,成功渡过淮河,夺取了泗州。

泗州是鲜卑人在淮河一带攻城略地的基地,距离徐州近在咫尺,而且长年来一直处于鲜卑人骑兵的活动范围。

泗州一失,鲜卑人南下淮河逼近大晋的触角被斩断,西边的寿州、汝阴等地失去屏障和援助,岌岌可危。

一旦这些郡县也失守,那鲜卑人趁赵人疲软夺取的城池,还有这些年来的苦心孤诣将化为虚无,会极大的打击鲜卑人深藏不露的野心,这是所有鲜卑人都不愿接受的现实。

鲜卑人这些年之所以能快速崛起,大部分归因于大晋属国的身份作为庇护,而且赵人自顾不暇,鲜卑人又同心协力。

而现在,慕容评背后捅刀,大晋又悍然来攻,赵人也不忘趁火打劫,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皆由燕王之死发端。

相较之下,优势化为劣势,而原本就有的劣势更加凸显无疑,从而实力大损。

其实,对于鲜卑人而言,泗州一败才刚刚开始……

鲜卑人最大的劣势当然还是民族基础薄弱,丁口甚少,主要部族居于偏远的东北苦寒之地,靠射猎为生,缺乏战争资源和强有力的管理,部族之间相对松散。

这些都是游牧民族的通病,但在攻城略地时,他们的弯弓和胡刀足以令晋人胆寒。

可是现在,他们的势力范围拓展到淮河,离龙城数千里之遥,战果越来越多,鲜卑人的兵力也被稀释得难以为继,人心不足蛇吞象。

特别是在石遵的暗中怂恿下,慕容评联络龙城部落,基本切断了和青兖一带的王廷的联系。

兵源难补,粮草断供,人心不稳。

关键是,世子慕容俊和两位弟弟之间也产生了龃龉!

殷浩意气风发,作为伐燕主将,深知责任重大。

除了扬州这些年调教的精兵强将悉数出动以外,还得到了朝廷的鼎力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当然,殷浩也明白,褚蒜子又不是自己的亲娘,这么做,当然有所企求。

除了让他抗衡桓温之外,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借此次伐燕,为随同出征的褚家二兄弟还有谢万邀功请赏,捞取战功。

毕竟,现在褚家兄弟资历尚浅,难以独当一面。

殷浩也隐隐觉得,自己只是一块招牌,一个躯壳。终有一天,或许褚家就会甩开他,单干了。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他还来不及考虑,当务之急是趁此期间,有一番大作为,为自己和殷家的崛起攻城略地,建立奇功,在大晋朝廷,在豪门世族之间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他欣喜的发现,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攻打泗州,殷浩着实费了一番心血,事先就乘夜分兵北上,悄悄蛰伏,不惊扰鲜卑人,慕容恪根本没有料到晋人会背后突袭自己。

殷浩也会选择战机,他在确认慕容恪前往王廷之后才果断发兵,一击得手。

消息传到建康,褚蒜子眉开眼笑,春风得意,当即传旨犒赏军卒,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拿下泗州,功勋可谓卓著,但殷浩暂时还比较谨慎,拒绝了谢万褚华等人挟余威北上徐州的建议。而是稳扎稳打,一路向西,横扫淮北等地。

这些郡县和大晋仅一河之隔,可以相互辅援,且远离鲜卑王廷,敌军防守薄弱。

果然不出所料,入冬时分,晋军又连下淮北和梁郡,兵锋直逼孤城汝阴,鲜卑人危在旦夕。

殷浩很识时务,淮北和梁郡的攻城任务分别交给了谢万和褚华,使得二人成为此次伐燕的功臣宿将。

而褚建则承担所有粮草辎重的押解转运,按照褚蒜子的严令,他尽心竭力,不敢怠慢。

当然,闲暇之余,狗改不了吃屎,他也不忘中饱私囊。

今非昔比,当初褚蒜子还是吴王妃时,就试图勾结鲜卑人以为外援。

慕容恪和婉儿作为燕使来建康请求加封时,褚蒜子悄悄密访驿馆,除了相中慕容恪的容貌,暗怀苟且之欲以外,主要是达成了一桩协议。

那就是自己和吴王劝谏成皇帝册封鲜卑人,将来如果吴王能登基称帝,鲜卑人则鼎力支持,实现晋燕一家。

而鲜卑人则是要凭军力为褚蒜子消除异己,为登上皇后大位铺路。

现在,褚蒜子早已是大权在握的太后,大晋的主宰,已经不需要鲜卑人的辅助了。

而且这几年,鲜卑人打着攻赵的旗号,抢占的很多城池都是大晋的土地。

朝中当然有诤臣非议此事,乡野百姓、北地遗民也时常通过谤函上书朝廷,要求夺回故土。

褚蒜子当然可以靠权势压制住这些议论,然而她心里也清楚,一旦形势变化,朝廷想要收复北地,至少是淮河北岸的土地,那么,晋燕一家的构想也迟早要破裂。

因为,鲜卑人绝不会将从赵人手中拿下的地盘拱手让给晋人。

即便是作为大晋的属国,那只是个名号而已,哪有土地和丁口来的实在!

而且,褚蒜子对慕容恪也怀有怨愤,首先是他暗通桓温,暗中收留了当时的辅国军,也就是现在万州城中的乞活军。

尔后,在庾冰北伐时,自己曾派褚建北上泗州,约请鲜卑人背后偷袭庾冰,将之投入死地。

如果慕容恪当时能答应,哪有后来的庾冰和康帝的山陵之谋,自己多年的打拼差点就毁于一旦,这笔账,褚蒜子一直记着。

最恼人的就是难以启齿的私欲未逞。

前有董太医,后有钱太医,褚蒜子长年寡居深宫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了满足,但还是意犹未尽,虽说两位太医也是她精挑细选的,颇有姿容。

特别是钱程,年轻英俊,很会撩人,床上功夫了得,每次都能让她浑身湿透,极度满足。

可是时日一长,褚蒜子有些腻了,不免会想入非非,脑中浮现出慕容恪那带有异域美男的轮廓,还有天生的卷曲黄发。

与之相比,董钱二人怎可同日而语?

对于拒绝自己美色的人,褚蒜子以为,那比朝堂政敌还要可恶,更要不遗余力的迫害打击。

桓温是这样,慕容恪也是这样!

大半年来,整个朝野都在聚焦伐燕夺地之战,沉浸在大晋中兴叱咤风云的狂热之中,而桓温的灭国之功已经被朝廷所淡忘。

后来者居上,没办法,更何况殷浩的背后是一言九鼎的太后!

至于伐燕,桓温从一开始就不赞同,但位卑言轻,无人采信。

战争越深入,桓温越是担心。胜利果实越大,失败的风险也就越大。

桓温想,鲜卑人不会就这样束手就擒的,况且他们身旁还有一个虎威犹在的赵人!

英雄无用武之地,桓温只得笑看风云,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除了寻常的军政之事,便是陪着王芙,教导桓玄。

腊月岁尾,桓温接到了旨意,要回京陛见。

此次回朝除了新年朝贺以外,重头戏就是要加封伐燕功臣,还有一件事,让桓温却倍感欣慰。

那就是广陵王司马丕已届成年,要正式出镇。

桓温想,儿子出镇,作为母亲,芷岸一定会随行。这样,就可以摆脱皇宫内的幽暗和褚蒜子的阴森,打碎镣铐,摆脱桎梏,重获新生。

这是桓温最憧憬的一天,也是芷岸最期盼的时刻,褚蒜子不会再横生枝节吧?

即将返京之际,桓温收到了一封来信。

虽然信中都是一些儿女情长生死离别的话语,但桓温却窥出了话外之音,顿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愈加感觉到伐燕之途凶多吉少。

他更隐隐觉得,在殷浩前面的征程上,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阴谋!

这样的判断,正是因为千里之外慕容婉儿的鸿雁传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