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yylz.com

这个大臣戴荃认识。

戴荃是伺候太上皇的贴身太监大总管,所以戴荃对朝中大臣们在熟悉不过了。

同样,这个大臣戴荃还要比熟悉别的大臣熟悉这个大臣。

因为这个大臣不是别人,正是先太子的教书先生。

如果先太子登基那这个大臣就是帝师。

所以这个大臣就是先太子的铁杆支持者,更是先太子的智囊。

不过泰康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先太子既能够类泰康帝在吃喝玩乐花销享乐中讨好泰康帝的欢心。

那也足以证明先太子的教书先生,先太子的智囊也不是一个什么好东西。

如此再加上他身为泰康帝的贴身大太监,这个先太子的教书先生也没少为了太子而贿赂与他。

他对先太子的教书先生有多少底细自然是知之甚多了。

如今他察言观色见萧裕脸色不悦,又定了会这个先太子的教书先生后,就知道萧裕这是对先太子的教书先生很是不满。

而他也正好趁着拿先太子的教书先生开刀向萧裕示好。

以此换来萧裕的欢心。

“退朝!”

萧裕说完之后,不管文武百官与戴荃怎么向,直接抬手宣布了退朝。

“去把国子监祭酒李守忠,工部员外郎贾政给朕叫来。”

退朝之后,萧裕头也不会的对着身后微微躬身半低着头紧紧跟随自己的小太监们开口吩咐道。

“遵旨!”

听的萧裕的吩咐,当即有两个小太监急忙侧身到一旁给身后小太监们让出了路后,便对着萧裕的背影恭敬行礼应答。

面对小太监的行礼应答,萧裕没有在出声。

而是在心里琢磨着五万大秦铁骑该什么时候放出来?

是现在隐藏着钓大鱼,还是先亮出来直接威慑天下。

不过伴随着萧裕到了御书房后,萧裕在承天殿所说的每一句话开始在民间流传开了。

“陛下当真是圣明之君啊!”

“是啊,有陛下做我大梁皇帝,可当真是我大梁,我大梁百姓之幸事啊!”

“那可不是,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说的多好啊!

这才是一个明君,圣君说的出来的。”

“是啊,如若陛下早早登基,我大梁何至于此啊!

听陛下说,待我大梁国力强身之后,陛下要一一对曾经入侵我大梁给予我大梁耻辱,掠夺我大梁百姓钱粮,杀害我大梁百姓的敌国们算账。

说是要把我大梁失去的,尤其是尊严全都讨回来。”

“这话要是太上皇或者是先太子说的,我是一万个不相信。

但是这话是陛下说的,我一万个相信。

看见没,羌国狭持太上皇,先太子,太后跟那么多太妃,先皇子们,要让我大梁割地赔款换取太上皇等人。

可陛下怎么做的?

陛下是宁愿背负不孝的骂名,也要守住太祖太宗留下来的疆土,也不会在鱼肉百姓。

这你要说陛下不孝的话,陛下缺对得起祖宗。

你要说陛下连父亲,兄弟们都不顾了,可陛下却对得起大梁天下,对得起咱们大梁数千万的老百姓。”

“可不是,现在陛下接收了戴荃奉上的家产,只是拿出了二百万两银子给军队,剩下的全都用来买粮食救济灾民。”

“是啊,就今日查抄了那么多的贪官污吏们。

查出来了这么多的银子,陛下竟然全都用来赈灾。

可见陛下是实打实的爱民如子,是实打实的把我大梁天下,把百姓们当回事啊。”

“不止啊,陛下今日建立东辑事厂给予了东辑事厂莫大的权力,由此可见陛下严惩贪官污吏们的决心。

现在你们看吧,这天底下贪官污吏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咱们老百姓的好日子要来了。”

“陛下此举虽然决心整顿吏治,可到底是选错了人。

世人都知戴荃此人心狠手辣贪得无厌。

为了钱财无恶不作。

让此人执掌东辑事厂,怕是吏治还未整顿就会适得其反啊。”

“此事大可不必担心,陛下是何人!

陛下乃是真龙天子聪慧无比。

既然陛下要决心整顿吏治,又岂会做那适得其反的事。”

“没错,戴荃虽恶,可今日戴荃却也把家产充公,如此魄力可见其悔改之心。

另外,今日戴荃检举了那么多的贪官污吏,也可见戴荃不会在如以前一般了。”

“言之在理。”

“有此圣明之君,乃是我大梁之幸,是我等之幸啊!

现在看着吧,等着赈灾结束后。

陛下势必会减免赋税的。”

“何出此言?”

“呵,陛下决心整顿吏治,可见陛下是一明君。

陛下惩处贪官污吏拿银子买粮救济灾民乃是贤君之举。

而陛下又额外让户部拨掉二百万两银子给各灾区送来年种的种子,给灾民们农具可见陛下对百姓是真心实意的。

如此我大梁苛捐杂税如此负重,陛下又岂能在放任苛捐杂税在持续下去?”

“嗯,不错!陛下所作所为无不是为国为民的圣明之举。

去了苛捐杂税,百姓才能够真正的松缓一口气。

我大梁才能够更加快速的恢复元气,能够中兴。”

伴随着朝堂上萧裕的旨意与话语流传到了民间,得知的百姓们无不三五成群商讨奉承萧裕英明。

有的人说,有的人听。

不过不管是说的还是听的,无不脸上透露着高兴,兴奋,放松的笑着与情绪。

那样子就仿佛是压在他们心头的大石头被搬走了一样。

又像是常年活在阴霾下的他们终于见到了阳光。

至于太上皇与先太子倒也有人提起,不过提起的人并不多。

就好像太上皇与先太子像是什么忌讳一般。

即便是在说话的时候绕不开太上皇与先太子他们,那些个说是太上皇与先太子的也是一带而过。

不过从他们的话语中不难听出,他们就算是没说皇帝与先太子的不是,那也是满脸的嫌弃与掩盖不住的厌恶。

他们的话语中是那么的不希望太上皇与小太子回来。

可到底那是太上皇与先太子,就算是太上皇与先太子现在成了俘虏。

他们也不敢有丝毫不敬的说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