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幽莲空间 第450章 宋氏扫盲班

作者:蔚蓝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31 13:46:33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叫什么叫,”宋老爷子指头一曲直接就在赵静的脑门儿上问候了那么一下,“观弈道人你都不知道是谁,那位可是你姥爷最欣赏的人。”

摸了摸自己被敲疼的脑门,理真气装地回嘴道:“你乱说!我明明姥爷最欣赏的人是清朝那个什么叫纪晓岚的人,跟这个什么观弈道人有什么关系,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这明明就是一道士。”

“那个,赵静啊,观弈道人就是纪晓岚。”看宋老爷子又要抬起手,简儿急忙一拉赵静急急说道,要知道没赵静那会总是自己挨弹脑门的多,同命相怜,能救就救吧。

“啊?!我记得姥爷说过的,那个纪晓岚不是清朝当官的吗?他什么时候出家成道士了?”赵静回过头呆呆地问道。

望着这位呆萌的样子,简儿一捂脸。

果然,在下一秒一个又脆又响的大脑崩儿又落到了赵静的脑门儿上。

“咝~”简儿嘴角一抽,地倒吸了一口气。光听这响儿就知道这记大脑崩儿的那是绝对的疼啊。哎哟喂,姐们啊,你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不懂咱也装懂吗,就算你想弄清楚那也可以后面再偷偷问我啊?瞧你这还傻呼呼地大声问出来,你这不是找弹是干嘛?哎~,咱想救你都救不了啊!

“简儿丫头,你跟她说这是怎么回事。”宋老爷子觉得自己已经没力气去教了,直接将赵静打发给简儿去管教,转过身自个去研究那幅字去了。真是的,这样小白的问题居然也问得出来,而且居然还敢拿到他老人家面前来问,他老人家又不是幼儿园老师(简儿黑线:你不是幼儿园老师,难不成我就像幼儿园老师?),回答这样的问题也太掉价儿了,宋老爷子果断傲骄了。

反正以简儿的本事,跟这位讲清楚这是怎么回事那还不是小菜一碟,有那时间自己还不如多欣赏会纪昀的字呢,当然了,给赵静讲究这工作其他三位也可以做,但是人家不是也要欣赏这幅字嘛,跟他一样都没空的说。至于简儿本人是不是也想欣赏一把,宋老爷子表示,反正这幅字就是她的,她想欣赏回去可以慢慢看,何必跟他们这些看一眼少一眼的人抢。

宋老爷子的命令一下,简儿姑娘就只有执行的份儿。望着那眨巴着大眼,可怜兮兮地望着自己赵静,简儿无语,看来十有八九这位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敲这个脑崩儿呢。算了,算了,就当日行一善,咱给这位扫扫盲吧。

“你对这位纪晓岚了解多少?”简儿问道,问清楚了自己才知道怎么给这位可爱的赵静小美女扫盲。

“清朝的当官的,已经死了。”赵静答道。

简儿嘴角抽抽,好,好“深刻”的了解,好强大的答案。已经死了那还用你说,如果从清朝活到现在都还没死估计这位就要被拉到国家实验室去献身为全人类做贡献去了,说不定能用从他身上提取到基因密码解读一下为何这人可以活那么久,从而为延长全人类寿命作出卓越贡献。

不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庆幸一下至少这位知道纪晓岚是清朝的,还是个当官的。好歹人没问这位是哪单位的不是吗?

“那个,不是说你姥爷最欣赏的就是这位吗?难不成他没跟你唠过这位的光荣事迹?就算他没说过,你也不看电视吗?早几年那个‘纪大烟袋’老火了。”望着这位的小白样,简儿实在忍不住问道。

“我以前跟父母住国外,很少回来。还有那个‘纪大烟袋’是什么?”赵静满头的雾水(小海:张老师,看来您的知名度没有想像中的大啊)。

“明白了,那么我就简单地跟你说一下吧。”简儿默,看来这位对纪晓岚的认知也就比白纸好上那么一丁点,嗯,这程度就好比是一张纯白纯白的A4纸上多了那么一个只有四分之一芝麻大小的小小黑点儿。

清了清嗓子,宋氏扫盲班正式开课:“你说的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他生于清雍正年间,卒于嘉庆十年,死时享年八十二岁。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可以说是真正的三朝元老级的人物,死后嘉庆帝御赐碑文“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早年间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是《四库全书》主编,留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

因为这位对电视剧里的“纪大烟袋”一无所以,所以简儿也就没有特别点出纪晓岚的一生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和银屏上的形象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流行的民间传说和电视剧中,纪晓岚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其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这是经过美化了的描写,历史上并不如此,实际上纪晓岚不过是乾隆蓄养的文学词臣而已。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的形象风流倜傥,简直是一表人材;在银屏上,基本上由张国立张老师“垄断”了纪晓岚的形象,也颇说得过去。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寝”,就是指的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可见纪晓岚并没有那么完美。

“你好厉害!”赵静闪着星星眼,一脸崇拜地望着简儿。要知道对于赵静来说,简儿说的这一串儿她别的倒不难记,其实简儿只说一遍这位就已经记住不下百分之七、八十

了,其实让她觉得难记的不是别样,正是那一连串的人名别号,“要知道我最害怕的就是记那些个名啊,字啊,别号啊什么的,可偏偏那些个古人一起就是一串儿的,还不带重样儿,这根本就是欺负人家这个‘名字盲症’(很难记住别人的名字,或者名字和人总对不上号,小海就有这毛病,只不过不是特别严重而已)患者嘛,太过份了!你说是吧。”

停了一下,赵静难不住又咕哝了一句:“这点还是国外好啊,就那么几个名字,你在闹市街头只要大叫一声‘哈啰,Jim.’或者‘哈啰,Mary.’,我敢保证一堆的Jim和Mary回过头来跟你说‘哈啰’。多好记啊。”

听赵静这么一说,简儿差点笑出声来,不过想想确实也是如此,这老外的重名率实在太高了,祖父与孙子叫同一个名字的那可以说是大有人在,比起咱Z国人的名字那实在是好记多了。

不过乐过之后,简儿对赵静那是满满的同情之意啊,就像赵静说的,这古人啊别的不多,就要名字加别称多,特别是一些文人墨客那就更多了。可是如果你想在古玩地里玩得转,这些却又是必须掌握的知识。所以不管赵静的“名字盲症”再怎么严重,她都得记。因为很多时候,这些个古人落款时使用的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号”。你记不住这些人的表字、名号,那你根本就无法进行鉴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