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琳琳的尸体被发现时赤身裸体的状态,箱子内也没有发现有其他物品,她的衣物和随身物品应该是被凶手处理掉了,能找到的可能行微乎其微。
那些消失的物品中最重要的无疑是高琳琳的手机。据高琳琳父母说,从上初中后,他们就允许女儿带手机上学。班级有专门用来存放学生手机的置物袋,防止学生们上课玩手机。不过好玩的学生通常会准备两到三部手机,高琳琳不存在这种情况。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高琳琳似乎都是很乖巧懂事的孩子,至少高琳琳的班主任说她品行端正,从来不会违反纪律,深受教师和同学们的信赖。
高琳琳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成绩自不必多说,和任课教师的关系也都处得不错。至于她的同班同学,在石晴雪联系上的这些孩子的口中,高琳琳是个一板一眼、有些无趣的女生,男生们都对她敬而远之,既不敢招惹、也不敢亲近,女生们则是态度不一,但都说在学校里和她接触不多。
和高琳琳关系近的似乎只有那个叫麦嘉的女生。
当被石晴雪问及麦嘉的情况时,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同班同学,对这个富家女的评价都谈不上正面。在那些吞吞吐吐的话语中,石晴雪似乎看到了一个与学校格格不入的叛逆少女。
麦嘉的成绩不算差,算是班级里的中游,但因为化妆和发型等问题,班主任对她的评价很一般,只是用‘这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肯专心学习’来委婉的表达不满。
同班同学对麦嘉的评价就显得比较真实了,即嫌弃,又有些羡慕她的特立独行,即向往,又抗拒她的张扬个性。
麦嘉和高琳琳几乎算是两个极端了,但某种程度上,她们又都和同龄人显得格格不入,无法融进其他的小团体里,有意无意的被孤立,然后她们俩就渐渐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他人眼中无法理解的组合。
石晴雪对此并不意外,因为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她就是那个被同学们有意无意孤立的高琳琳。她清楚同学们对她没有恶意,只是不知道该如何与一个整日板着脸的好学生相处。石晴雪内心深处也不想和同龄人发生接触,久而久之,就有一股无形的墙将她和同龄人隔离开。
这种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感觉直到大学时,才得到了缓解。但即便如此,和同寝室的室友,石晴雪也没能发展出类似闺蜜的感情,表面上和和气气,时常也会一起聊天,但石晴雪始终觉得自己无法融入到氛围中,只是在假装合群。
参加工作后,石晴雪终于有了归属感,龙山分局这个大家庭接纳了她,刑警队的同事、前辈们是她的战友,更是家人。
而且她还交到了宋佳人这位朋友,两人算是闺蜜吗?石晴雪不太说得准,宋佳人每天都会发来信息,分享她看到的有趣事物,石晴雪因为公务繁忙的缘故,十条里可能只回复了一条,但宋佳人似乎并未因此不满,而是每天乐此不疲的分享快乐。
石晴雪对她这种锲而不舍的行为既无奈又感激,有一个在快乐的时候能想起你的朋友,实乃人生幸事。
遇害的高琳琳和那个富家女麦嘉是何种相处方式呢?两人只是因为都不被接纳、不知不觉中走到一起的,还是说两人有着他人无法理解的真挚友情?石晴雪不确定,但一想到那个年仅十四岁的女孩在极度的痛苦与恐惧中离开人世,她的心就隐隐作痛。
生命不该被如何践踏!
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后,精疲力竭的石晴雪开车返回家中。在过去的十几个小时里,案件的进展不可谓不快。
法医在尸体上没能发现疑似嫌疑人留下的痕迹。凶手在将尸体装入行李箱前,对尸体和行李箱本身都进行了彻底的清洗。
行李箱老旧破损,损坏的轮子早在案发前就已经丢失,初步推断是凶手买来的二手行李箱,也可能是从垃圾桶中捡来的。
行李箱本身没什么特别的,想要找到其出处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在发现行李箱的树林中没能发现可疑印记,没有清晰可辨的脚印,采集到的烟头、垃圾等细小物品,也都与凶手抛尸的时间不相符。
由于公园内监控探头遭到人为破坏,无法记录凶手抛尸的经过,但通过公园外的沿街监控,调查人员还是锁定了一名形迹可疑的人。此人开着一辆无牌照的老头乐,在沿街监控记录下的视频画面中,此人将老头乐开入了公园的东门。
原本公园东门的门口放置有路挡石球,但由于妨碍了来公园晨练的老人们的方便——这些人要么开老头乐,要么坐电动轮椅——因此被挪走了。因为此事,公园的工作人员和老人们沟通了几次,均闹得不欢而散。久而久之,东门就成了老头乐穿行的通道。
凶手利用了这一点,开着老头乐进入到公园内,将车上装有尸体的行李箱丢在那片树林后,弃车离开。
凶手十分狡猾的进行了伪装,从沿街监控记录下的画面中,能看出凶手穿着一件黑色羽绒服、头戴深灰色绒线帽,但在之后的监控视频中,调查人员没能再找到相似着装的人,大概率是在抛尸后,换上了替换的人物,混在来公园晨练的人群中逃离。
从那辆被遗弃的老头乐上,警方也没能有任何收获。车内所有可能被凶手触摸过的位置都有被擦拭过的痕迹,里里外外愣是连一根头发都没有。偏执的令人感到可怕。不出意外,这辆车应该是凶手偷来的,截止石晴雪下班离开分局,还在寻找这辆无牌老头乐的车主。
这一系列的举动都证明了凶手具备远超常人的反侦察意识,他的种种行为都有过周密的计划和事前准备。此人目标明确、计划详尽,在实施犯罪前很可能反复踩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