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重生从救下女知青开始 第14章 赶集

作者:1994年再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4 02:11:50
最新网址:www.bqgcc.com

重新回到集市的主干道上,周耀文收拾了一下心情。

进山还是要进的,山货现在卖不出好价格不代表以后卖不出好价格。

等准备充分之后就可以先去山里把那些药材挖回来,自己先囤着也好。

周耀文上辈子做过药材商,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珍贵的中药材他都知道如何做简单的处理。

把药材处理好之后放着呗,等到价格涨上去之后再拿去卖掉就好了。

周耀文印象中中药材的价格从明年开始就会慢慢走高了,可以先未雨绸缪的准备一下。

尤其是山里的有一大块的沉香木,还有那两颗黄花梨,这两样东西都是必须要先搞到手的。

不过想要找到那几棵树得翻两三个山头,然后再钻进深山老林里才有可能找得到。

虽然周耀文知道大概的方位和位置在哪里,但是感觉还是要从长计议。

其实黄花梨和沉香木这些玩意即便是放在这个年代,也是不便宜的。

只是相比于后世动辄上万的价格显得它们现在有些廉价罢了。

上辈子村里人一直都不知道山里面还有这么值钱的东西。

直到山里那几座山被征用成工业园区。

工程队在挖山的时候才发现了山里居然有一棵老树树干上有一大块几十斤的沉香木,然后后面挖另一座山的时候又发现了两棵年份悠久的黄花梨。

最后这几棵树被政府还是工程队处理了周耀文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当年这个消息被传出来后,村里不少人都纷纷痛心疾首的拍大腿。

小港村的村民都不喜欢进山,所以压根不知道山里还有这么珍贵的木材。

当然更大的可能性是有村民见过但是没认出来这玩意,更没想到它们这么值钱。

不过不管如何再后悔,那几座山头大家都分到了政府的补贴,所以也没人闹事。

反倒是当初在政府征用山头的时候,在山头的划分上出现了争议导致小港村内部分裂了一次。

小港村分上游和下游两个地段,分别叫老村和新村。

周耀文所在的地段是下游属于新村,当初政府征用山头补贴村里的时候,因为有一座山头划分的时候没有特别明确老村和新村的人都说这座山头是自己的,所以两边就起了不小的争执。

闹得最严重的时候老村和新村两边各家各户纷纷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叫了回来。

双方最后一次商量山头归属问题的时候身后各自是带着一群年轻人手持着铁棍,砍刀商量的。

最后甚至惊动了武警,市里的公安局出面调停双方才停了下来。

以往不管新村还是老村只要是家里办酒席,也不管认不认识都是整条村一块来帮忙的。

每次村里办酒的时候都相当热闹。

不过自打那次吵出了火气以后,新村和老村就彻底变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两条村。

如果有可能的话,周耀文还是想着这辈子自己想办法把那次差点爆发的农村械斗给提前消弭于无形中。

老村新村其实本来就是一家人,清明的时候村里的墓都是一起扫的。

没道理因为一点小事就老死不相往来。

其实当初那座山头分下来没多少钱的,平均下来村里也就一个人也就分个几百块钱。

双方发生矛盾的根源主要还是话越说越重,导致最后大家都下不来台,以至于最后要闹到拿着铁棍和砍刀对峙的程度。

至于怎么把这场矛盾化解,其实周耀文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

不过想到自己现在手里就四十块钱,还有一半是周耀坤的,周耀文就忍不住摇头轻笑一声。

现在就想这么远未免有些想太多了。

还是先把当下过好吧。

只有想办法赚更多的钱才有机会改变未来,弥补遗憾。

周耀文收回思绪,领着周耀坤回到集市上的手工制品区花了三块钱买了一个木质的抄网。

以后不管是捕鱼还是捞虾,抄网这个工具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个钱肯定是省不了的。

除了抄网之外,周耀文还去供销社花了十五块钱买了一张三十米长,网目大概四五指的尼龙渔网。

除了要捞虾之外,周耀文还打算捕鱼。

趁着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开始下江捕鱼,周耀文打算尽可能的多网一些大鱼卖给赵宏发。

哪怕价格低一点也无所谓,反正就每天拉一次网的事情,能赚一点是一点。

把两样必要的工具买完之后,早上卖虾的钱一下子就少了一半,只剩下二十五块二毛。

买完工具之后周耀文又带着周耀坤在街上的糖水铺子一人喝了一杯一毛钱的槐花糖水。

槐花糖水是桂南这边的一种特色甜品。

大米泡一晚上的水加入槐花粉和石灰粉打成浆,放到锅里煮放上一两碗澄清的石灰水,然后不断翻煮,浆水变成粘糊状就放在漏勺上,漏勺下装一桶凉开水,然后挤压漏勺上的浆糊,滴下来,滴到装有凉开水的桶里,槐花粉就做好了。

街上卖的槐花糖水则是做好的槐花粉冲上一碗红糖水就是夏天清热解暑的槐花糖水。

其实槐花糖水冰镇过后味道更佳,只是这个年代条件有限,所以喝着常温的槐花糖水周耀文总感觉差点意思。

喝完槐花糖水后今天的收入所得再减去二毛。

最后在回去之前,周耀文去菜市场买了几斤猪肉,一斤油豆腐还有几个红透的番茄。

买猪肉是因为答应了王艳红说今天还阿嫲一条猪肉,另外就是昨天看到家里几个小孩吃猪油渣都没吃够,这让周耀文看的心里难受。

所以周耀文决定今天多买点肉,当家里几个孩子吃肉吃到饱。

而买油豆腐和番茄就是周耀文自己嘴馋了。

周耀文很喜欢吃番茄炒蛋,但是上辈子家里穷没有条件做到顿顿鸡蛋。

于是王艳红便突发奇想的拿油豆腐去替代鸡蛋做了一顿油豆腐煮番茄,作为番茄炒蛋的平替。

没想到味道意外的好,浸满西红柿汤汁的油豆腐吃起来不比番茄炒蛋味道要差。

因此在那个鸡蛋都吃不起的年代,周家饭桌上最经常出现的便是油豆腐炒番茄。

后来物质条件上去之后王艳红就没有再做这道菜了。

买猪肉的时候周耀文路过菜市场的豆腐摊,忽然就想到了这道菜。

也不知道是想念那个味道了还是怎么了,周耀文心里就想吃这道菜了。

买完油豆腐之后,周耀文又路过副食品区,看到了烧鸭档上挂着的烧鸭。

周耀文想了想,又买了一整只烧鸭,并拜托摊贩老板一分为二。

把所有东西买完吃饱喝足之后,两人这才慢慢悠悠的撑着竹排回到村里。

两人回到周家祖宅之后,周耀文开始跟周耀坤算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